中紀委緣何多次“敲打”地方反腐?
?核心提示:十八大以來,中央反腐一馬當先,至今已擒虎過百,中紀委甚至創(chuàng)下“一天打三虎”的紀錄。然而,與中央重拳出擊的力度和節(jié)奏相比,有些地方反腐似乎總是慢半拍。中紀委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日前,中紀委官網(wǎng)連發(fā)五文談巡視,質問反腐“只靠中央抓,那能抓得過來嗎?”王岐山在與地方紀委書記座談時,直言要切實解決執(zhí)紀寬松軟問題。
===中紀委多次“敲打”地方反腐工作===
中紀委多次“敲打”地方反腐工作
日前,中紀委官網(wǎng)連發(fā)五文談巡視,質問反腐“只靠中央抓,那能抓得過來嗎?”。文章直陳當前地方巡視面臨不少問題:有的地方黨委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后竟當看客、說客;有的黨委書記講表態(tài)多,處置干部問題少;有的巡視組發(fā)現(xiàn)問題能力不強,不能擺脫人情干擾;有的地方巡視移交問題線索得不到及時有效查處。>>
今年2月,中紀委官網(wǎng)就曾刊文批評地方反腐中的“裝腔作勢”:有的地方仍是“吼吼嗓子”、“擺擺架子”、“做做樣子”;有的地方“柿子揀軟的捏”;有的地方在問責上有“湊數(shù)”嫌疑。>>
今年4月,中紀委官網(wǎng)再度發(fā)文痛批“表面上九級風浪,下面卻紋絲不動”,直言從嚴治黨“既不能光說不干,也不能大轟大嗡”,要將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落實到黨的各級組織。>>
反腐力度在自上而下層級傳遞中的邊際衰減“亂象”
值得警惕的是,反腐力度在自上而下層級傳遞中的邊際衰減。有的地方仍是“吼吼嗓子”、“擺擺架子”、“做做樣子”;有的地方問責高高舉起、輕輕放下;有的地方“柿子揀軟的捏”;有的地方在問責上有“湊數(shù)”嫌疑?,F(xiàn)實中,一些地方就被曝出玩“搞滅火式追責和臨時通報”“通報違紀避重就輕”等把戲,像陜西寶雞某地之前就被質疑,只通報上班玩游戲、辦公桌上有零食之類的小事,卻對反腐敗等要害問題蜻蜓點水。更別說,在“基層意味”極濃的縣鎮(zhèn)兩級,有些地方甚至罕有反腐動靜,這跟公眾“無死角”的反腐預期形成巨大落差。>>
===能否深入基層對反腐成敗有重要作用===
資料圖片。
地方反腐工作“大忌”:不履行監(jiān)督職責比腐敗更可恨
面對選人用人中的帶病提拔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卻把問題留給中央,明顯是“不敢得罪人,占著位子不敢動”,檢查問題如“傀儡式”的照本宣科,走過場,哪個腐敗分子會怕呢?這種“等靠”、“繞彎彎”的思想,雖然沒有違背黨紀國法,卻成了地方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障礙。>>
“被動應承式”反腐危害:直接蝕化反腐震懾力
盡管說,在拍蠅打虎中,中央和地方沒有明確的查辦案件的權力界限,但從現(xiàn)實實踐可看到,大多時候中紀委主抓大案要案,針對的是省部級干部、央企高管等,而地方反腐則主要針對本地干部。一些地方尤其是基層被動應承式的反腐——不是反腐反應慢了幾拍,就是敷衍了事,那危害自然不容小覷:要看到,“蒼蠅”雖小但身處基層,對普通民眾影響更為直接,若姑息縱容,無異于蝕化反腐震懾力。>>
反腐要涉險灘更要下基層 如此老百姓方可感受到“反腐紅利”
反腐要涉險灘,更要下基層。祛除群眾身邊的腐敗,需要立足群眾需求,從人民群眾最不滿意、抱怨最多甚至被逼無奈上訪的地方改起,從人民群眾最盼望的事情做起,要堅決查辦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特別是征地拆遷、食品安全等領域的腐敗問題,用基層反腐敗斗爭的新成效取信于民。>>
===地方反腐與中央如何實現(xiàn)聯(lián)動?===
確立從上向下貫穿到底的責任體系
有必要確立從上向下貫穿到底的責任體系,在權力運行機制、權力組織體系上廓清脈絡,讓中央與地方形成更強的反腐聯(lián)動關系;通過一級抓一級的壓力傳導機制,推動各級紀委監(jiān)察部門強化履責自覺性,將反腐板子打下去,真正跟上中央鐵腕治腐的節(jié)奏。也唯有地方反腐“硬起來”,才能更好地對接民眾對反腐“零盲區(qū)”的厚期。>>
基層紀委書殺毒能力還需升級
微信
微博
頂部